转自:扬子晚报日升鑫
“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救了我的命!”7月22日,来自印度尼西亚的N先生在走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前,激动地向南京医生道谢。据悉,该院心血管内科李春坚教授团队成功为这位严重冠心病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该病例既是医院与印尼卫生部联合开展的“心脑血管介入专科医师培训项目”的成果缩影,也标志着中国心血管介入技术在国际舞台的认可度持续提升。
李春坚教授团队为印尼患者进行冠脉介入手术
N先生今年60岁,约两个月前,因突发晕厥2次去当地医院接受相关检查,被诊断为严重的冠心病。而当地心血管内科医疗水平存在一定局限,仅能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并建议其施行外科搭桥手术。考虑到外科搭桥手术创伤性较大,N先生对此心存顾虑,不愿接受开胸手术。巧合之下,N先生在浏览Tiktok时发现了SondangJasmineSitorus(简称Jasmine)医生分享的在中国学习冠脉介入的视频。
Jasmine是一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心血管内科医生。今年1月,她和同伴们远赴重洋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为期一年的心脑血管介入培训项目(印尼卫生部委托我院开展),在心血管内科CCU病区主任李春坚教授及龚晓璇副主任医师的带教下学习冠脉介入手术。学习之余,Jasmine医生通过Tiktok社交平台展示了她参与的复杂冠脉介入病例,视频中李春坚教授手术技巧与术后效果让N先生深受触动。于是N先生立即联系了Jasmine医生寻求帮助,询问能否来中国接受冠脉介入治疗。Jasmine医生详细了解了N先生的病情后,建议他可以尝试选择来中国接受治疗。
在经过充分考虑后,N先生接受了Jasmine医生的建议,不远万里踏上前往中国的求医之路。在N先生入院后,李春坚教授仔细寻问了病史,并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患者在当地的造影结果显示三根冠状动脉均有严重狭窄且合并严重钙化,血管中长满了“石头”,这给介入治疗增添了很大难度。经过对患者病情的全面评估,李春坚教授认为尽管病变复杂、手术充满挑战,仍具介入手术指征,因而决定迎难而上日升鑫,为其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后,7月17日上午9:30手术开始。术中,李春坚教授团队针对不同病变采取了对应的治疗策略。对于分叉病变,采用主支支架、分支药物球囊的治疗策略。对于回旋支轻度钙化病变,应用“切割球囊+药物球囊”组合拳,实现“介入无植入”,减少支架植入过多增加再狭窄的风险。对于降支近中段270°环形钙化病变,采用冲击波球囊震波预处理(通过发射器产生“声波”,借助球囊对血管内的钙化等进行隔空“敲打”,使钙化灶碎裂,从而让支架能够撑开得更充分),确保了良好的手术效果。最终,经三小时奋战,李春坚教授及团队高效、顺利地完成了严重三支病变的介入治疗,实现了完全血运重建。
殷咏梅副院长(右2)、杜丽娜处长(左1)、李春坚教授(左3)、Jasmine医生(左2)术后看望患者及家属
冠脉介入手术的成功让N先生全家兴奋不已,术后,李春坚教授团队为患者制定了精准的药物治疗方案,在治疗冠心病的同时兼顾血压、心率的控制及血脂达标等问题。此外,患者术前检查提示轻度肾功能不全,考虑到术中造影剂使用可能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主管医生龚晓璇副主任医师通过水化等处理避免了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术后患者肾功能指标还较前还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实现了“心肾双赢”。
在心血管内科CCU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目前N先生恢复良好,于7月22日出院返回印尼,临行前他由衷地对医护团队表达感激之情:“谢谢你们,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救了我的命”!
(图二)
据了解,该患者为江苏省人民医院首例印尼籍冠心病患者通过心脑血管介入培训项目,实现跨国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病例。
自2024年8月起,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印尼卫生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受印尼卫生部委托,由省人医接收两批次印尼医师开展心脑血管介入专科医师一年期培训项目。作为江苏省人民医院“一带一路”健康仁医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精心配备了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师资团队,为每位学员安排“一对一”导师,通过系统化的理论授课与实践带教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升学员的全面专科诊疗能力,助力改善当地民众健康福祉。
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江苏省人民医院将借助国际交流项目平台,继续秉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理念,充分发挥专科优势,通过人才研修、学术交流、临床带教、联合科研等多元化合作形式,进一步加强国际医疗合作,促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的共融共通和医学人才的快速培养,将先进的医疗技术推广至全球各地区与国家,为国内外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携手共筑健康丝绸之路。
通讯员龚晓璇褚泽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吕彦霖
校对石伟日升鑫
涨8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